横山辛亥革命遗事
发布时间:2012-07-29 13:30  作者:雷建忠 陈伯瑞    浏览次数:9700次    [打印] [关闭]

                                                              西安秦陇复汉军辛亥革命
  清宣统二年(1910)六月初三(7月9日),陕西同盟会、哥老会在大雁塔召开,推选张凤翙为秦陇复汉军大统领。
  清宣统三年(1911)六月,河南人李大票(李敬夫)和曹占彪、张占魁、丁老九、封自洪、李小斗、胡来虎、胡元宝等哥老会会徒以县威武老宁条圪塔一带为根据地,频繁活动。敬夫专以拉票吃大户为会众捐资(民间故称李大票),其成员成分复杂,纪律败坏,掳掠抢劫,为时人所惊。
  八月十九日(10月10日),在革命党人的领导下,武昌爆发了辛亥革命。为了响应武昌起义,陕西革命党人联合新军和哥老会于九月初一(10月22日)在西安起义,随即成立“秦陇复汉军政府”,发布檄文传令各地响应起义。此时清朝任命升允为陕西巡抚兼办军务。调动清军马国仁部(蒙古族人)攻陷长武,进逼邠州(今彬县),张云山(当年已在董福祥营中加入哥老会)等哥老会首领带向字营(即以哥老会头目向紫山部为主的营)等开赴西路,在长武冉店桥一带和清兵展开激战。清军竭力顽抗,云山浴血苦战,杀退清兵,使局势转危为安。此时升允又调来甘肃清军张行志、陆洪涛、马安良、崔正午等大量部队,由陇南、泾川分南北两路再犯陕西。长武、邠州、汧阳、陇州等地相继失陷,其团众从陇东纷纷潜入陕北,与回民起义时已经发展的哥老会力量联合起来,积极开展活动,进行旨在推翻清廷在陕西以至在怀远县的封建统治。
                                                               榆林秦陇复汉军洪汉军辛亥革命
  是年10月22日西安光复后,榆林人心浮动。时清廷驻榆林新军15、16两队已与同盟会有约,其成员多为哥老会会众,首领为杨厚德。其人为四川籍,是榆林哥老会中的一个龙头大爷,任新军什长,在下级士兵中有较高的威望。11月21日,经与一些骨干密商后,决定以借索薪饷为由,于11月22日(农历十月初二)起义,并将两队新军按哥老会系统分为四个分队,分别行动。初二晚间11时许,一声枪响,拉开了起义序幕,战斗口号是“一战成功”。新军15队的士兵,首先绑了该队管带瑞庭祯(满人),16队同时占领了军装库、镇台衙门,镇台贾鸿增、道台杨卓林及各主要官员悉数被搜捕管押。榆林全城光复,起义队伍齐集于15队队部,众推杨厚德为统帅,并建议改名为杨昆山,拟定军衔是“秦陇复汉军洪汉军榆林分统”,15、16两队改编为三个营,次日即出榜安民:榆林巡防队乃当地子弟兵也,目睹满清暴政虐民,内而压榨百姓,外而割地赔款,瓜分惨祸,迫于眉睫,我军起义,拯救危亡。加上皇室之挥霍浪费,官吏之层层剥削,饥馑遍地,民不聊生。满人厨中酒肉臭,汉人求一饱而不可得,逼我同胞挺身走险,援举义旗,共驱鞑虏。本分统响应秦陇复汉军张大都督之传檄,复蒙榆林军民之拥戴,继武昌西安之后,不惜牺牲,倡议反正,恢复中华民族独立自主。建立革命民主之国家。所以不动声色,敌酋俯首。至于清之官吏,贤者任职,不肖者分别议处,如有响应本军,或系弃暗投明者,不论罪之大小,一律免究,适当安置。谕我军民人等,各安生理,切勿惊扰。倘有不法之徒,不论在城在乡,乘机为乱者,一经查出,定按军法从事,决不姑息。乡村中如有三五成群,讹诈抢劫奸淫情事者,立即扭送本部,或前来报密,酌情重赏,除保密而外,严守信约,特此布告。

                                                                                                          分统杨昆山印
                                                     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月初三日

榆林的辛亥革命,除死一伤一而外,鸡犬未惊,市面如常。第三日便传檄各县,怀远(今横山)、葭州(今佳县)、神木、府谷、米脂等县,均表示拥戴杨昆山分统义举。
12月初,秦陇复汉军大都督张凤翔(11月改称都督)正式委任杨昆山为复汉军榆林地方步兵统带,杨即奉委改衔。这期间榆林、波罗(今横山境内)、高家堡(今神木境内)等地,先后发生了数起清廷官员在起义后的复辟和内部的明争暗斗、栽赃陷害并乘乱抢劫民财等不法事件,均被杨昆山予以镇压,榆林一带的社会秩序逐渐得以安定。1911年冬,省上派出陕西北路招讨安抚使田畴臣,到榆林后因内蒙伊克昭盟的乌审旗与榆林的汉民为争地和互市接连发生纠葛,在种种事端中,田处处感到束手无策,难以应付,于是经过活动回省了事。这时省上认为榆林政务存在许多与河套蒙旗交涉问题,所以把已经委派为河套安抚使的裴廷藩,以原衔转任,来榆接替田畴臣视事。
  裴廷藩,字尼臣,神木高家堡人(一说其祖上由山西兴县裴家川口迁来),对榆林起义的洪汉军镇压了家乡人高老三(高为高家堡地方上的无业人员,在得知榆林的洪汉军起义后,即联络了多人自发在高家堡起事,赶杀了清廷官员;但把持高家堡政务后,不懂管理,只会吃喝玩乐,欺诈百姓,经群众举报后,被杨昆山镇压)而不满。再加自命清高,以自己是毕业于北京大学堂的文化人自居,对杨昆山及洪汉军鄙夷不屑,认为是一伙靠帮会势力发展起来的地痞流氓。所谓的“反正”、“起义”,只不过是偶然投机成功而已。因此到榆后,急欲攫取政权,唆使各县向省上诬告杨昆山,并暗中与原清廷的榆林道台、已投降洪汉军的杨卓林等勾结、谋划。
  1912年3月,张凤翔在西安召杨昆山面商陕西绥靖事务。4月,杨带卫队五十多人出发赴省,行至宜君,被裴廷藩先一步派出定边新军的郑某人诱杀,榆林地方军政大权即落入裴手中。省上鞭长莫及,为笼络人心,稳定大局,顺势承认了处决杨昆山是省上的决定。至此,裴廷藩以清除杨昆山势力为名,公开大肆逮捕、审讯洪汉军骨干,致多人牵连被杀,其余望风潜逃。榆林地区史上标志着辛亥革命的洪汉军,就这样土崩瓦解了(不过裴廷藩最后也没好下场,在与井岳秀夺权争利中,被井暗杀)。
                                                               波罗等堡哥老会反清起义
  怀远县城东境之“波罗堡”,乃明清时中协驻守营垒。(其先驻守副总兵,为从二品武官。清乾隆五十八年裁改为参将,乃正三品武官)当时清廷早已经腐败无能。十月初六日(11月26日)夜,波罗堡哥老会“大爷”王继成(染匠,王坪人)联合堡内外及驻堡清军中哥老会成员边立仁、石启洪、边云山、柳大平、牛其者、潘化林(柱娃)、朱和义(迎福子)、唐仕元、雷存云(大长)等十人,号称十大弟兄。清末武秀才波罗营兵头曹二黑子(曹红眼),也自组民团参加起事。他们打出“复汉灭满、除暴安民”的旗号,夤夜冲入钟楼山守备营,激战多时,在玉帝楼前杀死波罗营中军守备穆克金额,穆为旗人,毫无抵抗能力。参将吴成基乘乱潜逃出城,事后又派人进城与义军联系妥协投降,始被召进城内允复其原职。起义军隶属于“秦陇复汉军洪汉军榆林分统”。王继成设立民团,自称团总。随即,派人到榆林向洪汉军榆林分统杨昆山通报波罗堡起义。王继成等均胸无大志,只成立“天足会”,颁布禁缠足法令。开始惩除奸商、劣绅、土豪、酷吏等活动,使横行乡里的差役,皆“望而避舍”。为了严密组织,整顿会纪,王继成制定了戒约,“凡会友之乡里不得扰及,会友之亲戚须予保护,有犯者众罚之”。自是,王继成被推为哥老会波罗“龙头老大爷”。
  再县境东南之“响水堡”,因民团防守巩固,榆林杨昆山曾派人来境守城,被遭拒绝。因此革命烈火未及蔓延。又县西南之“石湾镇”本系大理河东西之交通要塞。当日虽然也曾有少数“哥老会”党人聚集,后闻讯息散而未及行动。十月十七日(12月7日)晚,怀远县城哥老会“大爷”李敬夫(绰号李大票,河南人),联合城内外哥老会成员张成武(邠州人)、曹占彪、张占魁、丁老九、封自洪、李小斗、胡来虎、胡元宝等120多人,鸣枪放炮,占据县城,地方巡警士卒人等尽皆闻风而逃,时县令秦骏声刚从南郑调来,突起异变,只好狼狈逾墙逃跑,隐入商民之宅避难,其商绅富户亦自惊惧。次晨天晓,哥老会众以李敬夫出示安民,以“复汉灭满,除暴安良”为标语,城乡商、民人等心始安定李敬夫将起义队伍编称“洪汉军”(取洪门兴汉之意)。李敬夫自称县长;与波罗堡哥老会“大爷”王继成皆独树一帜。义军先由市商捐集资金白银三千两,用以资助县内政务。洪汉军又分为两队,一队协理政务。另一队推任张成武为分队长,维持社会治安,新政废除前清的五堡营制,裁撤参将、守备、典史、训导,城内社会秩序渐趋平稳。
  知县秦骏声(字惺予,号文蔚,河南固始人),举人出身,极善权谋,其先表面上让李敬夫介绍其加入“哥老会”组织,用以迷惑众人,而且与之结伙共居两月有余,表现亲热。义军断饷、前清乡兵生计问题棘手,李敬夫“洪汉军”难以控制局势,又请秦骏声复出,继续主持经办怀远全境政务,同时兼筹办粮台供应。
                                                               波罗堡清兵散勇击杀哥老会首
  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傍晚,王继成等正卧榻抽大烟,前清军户头目严大爷带千余人冲入波罗堡钟楼山哥老会驻地,正在抽大烟的王继成因猝不及防,佯让阎抽大烟,打算抽枕头底下的大刀,但为时已晚,严大爷等手起刀落王继成身首两端,其义军同盟潘柱娃,见民团人众来势汹汹,慌忙间急奔于东山其妻叔张号爷家水缸藏身,何奈张号爷怕担待干系受到株连,乃举告于民团,潘柱娃被搜捕,由营兵慕六爷斩于市曹。又其同盟牛其者,于民团进城围剿时,急奔往东城跳城墙逃跑,被跌坏腰、腿,仍被抓捕斩首示众;又同盟边仁山、石启洪于乱军中被杀。其同盟边立仁被民团捕获,严刑拷打最终交付于边氏家族,被用湿纸覆面窒毙而亡。其余同盟雷大长,乘乱中冲出包围,逃往无定河北红石桥何梁亲戚处,被隐匿于古墓之中藏身四十余日。每天送汤送饭,担心被人发现,事毕都要用羊群踩踏而掩埋踪迹;又同盟柳大平,在民团围剿时,被其亲戚吴彩堂老先生藏于衣袍之下送出城外。会同其同盟唐仕元、朱银福三人共同奔往无定河对岸,沙界沟崖窑躲藏,月余之后侍事件平息方才陆续一一回城。但终久仍然难逃监禁、刑讯严拷之苦。以后经地方乡绅联名担保,才被释放出狱。(波罗剿杀哥老会,实际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不可分,波罗实行世兵制久矣,哥老会一旦光复,数千人顷刻失去衣食来源,王继成等一心想做光复中华之勇士,但未能从社会、人口角度顾及民生,以致阎大爷振臂一声:不想倒灶的跟我找王继成,顷刻就有数千人紧从。革命胜利,人头落地,岂亦悲哉!仅留《梳辫子》:“我同胞,梳辫子,几时起自满洲人。进中原,把头剃,叹268年里作奴隶。你看那庙里的圣贤人,自孔明、关壮缪,岳武穆,一般神。问谁人剃头梳辫子,拖后腿。岐山峻岭,不掩英雄志,哥众紧相随,欲踏坎坷路,斩妖邪,灭满酋,中华万里除鬼魅,拿狠心,去疑心,人人都做关壮缪。(缪同“穆”,即关羽,死后追谥壮缪侯)”。
                                                              鲁炳业组团剿杀哥老会众
  是年,民间乡勇组织风起云涌,成为境内主要军事力量。威武堡马圈湾人张贤富请张占彪(三疤子)搭台召乡勇近60人,日食黄米2斗,组织团练。豫人哥老会首李敬夫(李大票开香堂“山主”)的武装百余人盘踞县城关帝庙“改政”,挟知事于喧嚣。年底,开香堂坐堂曹占彪带陪堂张占魁、丁老九去威武堡老宁条圪垯一带筹备粮秣。富户李新慧家首遭侵扰,黑峰子寡妇刘某因给曹张等哥老会筹粮大员吃黑荞面拒绝起粮而遭吊门毒打。
  正月二十一日黎明,李新慧去倒座峁清武生鲁炳业家哭诉哥老会开香堂坐堂曹占彪(左相大爷,总管山寨事条)、陪堂张占魁(右相大爷,管堂口经济)、丁老九等踞他家骚扰,他家日无宁刻。鲁差人带信于曹占彪,劝其体恤百姓,离开该村。占彪大骂鲁“狗吃老鼠,多管闲事,看我一起收拾你”。
  次日晨,鲁带张贤富“粮台”老教头张战彪(三疤子,其弟张疤五于1867年随杨占彪安塞起义时投清,时为怀远在京唯一之朝廷命官)并20几乡勇,手执镢锨并剪刀改制的矛枪,径往老宁条圪垯,其时曹占彪正在李新慧家爽堂炕上咬发梳头,张占魁、丁老九各坐于两侧。李新慧六十多的老母亲也在扫炕,示意让15岁的大孙媳李秀珍外出回僻。张三疤子手提大刀前行,鲁炳业紧随其后,曹占彪避开张三疤子的刀锋后抢先下刀,鲁炳业徒手架臂,曹的短柄朴刀在窑顶上留下一大窟窿,丁老九抱住鲁腿,被鲁活脱脱踢在两米之外的墙角上刹无气息。曹占彪虽然武艺高强,但敌众自寡,猝不及防又在爽堂炕上无法施展其技,溜窑顶飞身逃离中腰间又被点扎一矛,趔趄之刻鲁炳业抢先下刀,占彪头上竟然只留白线一道,鲁铁掌一捋,已卷刃的朴刀瞬间如初,鲁飞身上前踏住脊背,顺势一抓,占彪头皮瞬间毛皮分离,血肉模糊。众乡勇乱刃交加中又将昏死的占彪推入黄土天桥,勇众掀入几捆圪针。遍体鳞伤的占彪猛醒后上掀圪针,几欲脱身,众乡勇狂猛压土,旋即将天桥戳成土湾,众人鼓呼雀跃,继而又为占彪拱出一座坟山。被围的张占魁的刀法也算上乘,乡勇的三流刀具被连连削折,但惊恐中缺少了应变,只有招架,无还手之功。刀枪簇拥中,张三疤子恐伤了众人,扔了大刀,喊众人散开。三疤子一副铁连枷打掉张占魁的朴刀,众人一拥而上围住散打,张占魁徒手难支,终被大力王乡勇王应海压制。醒过来的丁老九叩头捣蒜,苦苦求饶。两人被几条大绳缚于院内马桩。张占魁宁死不屈,骂不绝口,下辈子也要和鲁火娃(鲁炳业小名)、三疤子和王应海算账,被众乡勇戳得血肉模糊。丁老九大呼小叫,鲁爷饶命。鲁说丁老九是咱们威武堡人,剜他双眼留他性命,让他再无法为害百姓。众人用刀、锥乱扎丁眼一通,松绑后被鲁踢了一脚赤脚摸路逃向墕口(之后再无记载)。不久,为招魂计,老宁条圪塔庄人又将曹占彪尸体挖出,依俗焚毁,移址复埋(现仍存坟头,民国初每逢年节尚有上坟之人)。
  灭除曹占彪,秦知事邀鲁曰:关帝庙哥老帮参了关老爷的行,上侵神灵,下扰公政,吾不驱逐,百姓气愤难平。你今日回乡托人佯写密禀与我:“某村陈兵数百人,意欲将哥老会与怀远县尺土摊平,希秦老爷速逃他乡避之,匪定逃无虞,你趁虚而追速灭之”。过几日,鲁炳业邀梁家畔村三堂五百户木老杨生培为军师,李新惠等献十几匹骡马驮炮扬旗,从倒座峁村出发向怀远川挺进,途中又与一大户娶亲队伍汇合,老爷庙里团众大多寨外吃喝,获悉鲁炳业队伍宏大,来势凶猛,加上秦知事佯劝,胡来虎、胡元宝(马圈湾村赤木山人)等南窜殿集寺慌不择路竟然钻入吴岔倒庙沟村煤窑避难,鲁与杨木老带众围一日,用土炮轰击,不响,鲁祭天立誓,土炮竟然得发,铁砂用完,借用商户银币装充,击杀会党徒20余人于其中。
  秦骏声继续阳奉阴违,使李敬夫等人腹背受敌,自觉长期与官方共处,不能再继续发展,没有前途。李敬夫等请秦骏声备文,专荐“洪汉军”一伙赴西安,投靠陕西“秦陇复汉军”大都督张凤翔帐下,效力革命云云。秦佯为赞同,又以“洪汉军”长期驻守,地方人民负担不起为由,准如辅助成全。还会同地方商行、富户筹办起行粮秣、盘费等项。同时欢宴三日,鼓乐喧天,临行又会同地方商绅等同往长亭送别,显得颇为亲热。
  二月初,在知县秦骏声的策划下,邠州张带着秦骏声的举荐文书在秦等的一片欢送声中率其“洪汉军”78人前往西安投奔中华民国军政府秦省都督张凤翙。当李敬夫、张成武(开香堂“副山主”)“洪汉军”行到县境殿集寺郑崖沟时,突然遭到当地乡勇上千人的伏击,(各路乡勇皆打鲁公旗号),敬夫立即指挥众人散开反击,张战彪的九角棃在此发挥极致,敬夫与开香堂“香长”封自洪(主香人,有位无职)均中铁砂殉难。双方激战至晚,一臂已中铁砂的邠州张只身在殿集寺小河沟被围,张成武刀法犀利,霸道凶狠,冷酷无情。乡勇围剿均无法近身,众用长椽远击,均为躲过。时下微雪,成武不幸在石地上滑脚,被一椽头戳伤大腿,猝逃中又跌入山水洞穴,团众刀枪俱下,竟被邠州刀如泥削折,众抛羊毛于穴下,毛缠刀刃,宝刀失色,众急用长椽,绞杀成武,可怜境内唯一之义和团战士与“洪汉军”77人尽数罹难。秦令处心积虑绞杀革命党人,可谓城府在胸。战事结束后,陕西北路军统领井岳秀得知此事,为笼络人心,稳定大局,顺势承认了处决李敬夫是省上的决定。至此,秦骏声以清除李敬夫势力为名,公开大肆逮捕、与井岳秀共议奖鲁马枪10支,派兵丁10人资鲁组建民团。炳业赴安边,招兵买马,编连扩军。秦骏声呈奉上峰传领嘉奖。陕西省都统张凤翙屡召鲁去省另有擢用。秦县令为了表彰鲁炳业,在城郊炭窑湾刻碑留名。1966年“文革”被毁。
  是年,县衙改称县公署,知县改称知事。县境盗贼猖獗,各地兴办民团,县设民团总局,代知事秦骏声主持修复县城城墙,治县无碍,又有功载史册。怀远城三老附会骏声作《大邑侯予秦公功德碑记》:
  《传》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惟德之感人者深,斯功之垂世也久。至功与德萃于一身,而尤不自居其德,不自伐其功,感人愈深,垂世愈久,则未有如我邑侯秦公者也”。
“公名骏声,字惺予,中州固始县孝廉公者也,耿介不群,文藻名世,本张仲孝友之行,出为贾生治安之略,历任耀州、南郑,所在政声蜚茂。
  戊申春,准补怀远。怀之人冀其早来者,群有云霓之望。辛亥仲秋到任,下车伊始,即邀绅界,咨访民间疾苦。亟亟焉以整顿政治为己任。
  旋闻复汉军起义西安,公读檄之下,欣然色喜曰:“我汉族同胞,从此大放光明矣!”
  但怀远地当冲要,城垣废弛。深恐土匪窃发,扰乱治安,公添设巡兵,盘查奸细,保商安民,心力俱瘁。
  十月初三日,杨昆山变乱榆城,陕北州县风鹤频惊。公谕诸绅严加防范。讵料波罗王继成倡之於先,豫人李敬夫步之於后。竟于十月十七日晚,勾结多数匪党,占据县城,抢劫军火,气焰极其嚣张,人心异常慌恐。几不知祸之所终。如就地剿除,则投鼠而忌器,若听其啸聚,恐养虎以自馁。此正危急存亡,千钧一发之时也!苟非对待有方安能?保全无恙乎!
  幸赖我秦公,有胆有识,只身出入匪棼之中。五十余日,推诚布公,辩难开导,苦心毅力,竟能化险为夷,四民未遭涂炭,终且多方劝告诱匪等自行出境,俾团民得扼要以待。以致南川之役击毙凶党七十余人,全境肃清。兵未折一矢,民无遗一履,商无失一利,一时欢声遍野,虽妇人女子亦知非我秦公保护有力,无以获此安宁之福。
  壬子春,共和告成,复改良学务以培人才,详订章程以饬团练,案牍劳形与民同忧。
  今岁筑城之役,闻者惊骇,公振臂一呼,庶民子来,期年完成。
  是则,公之来我怀者虽晚,民之感公德者何深焉。公乃谦廉自牧,犹以为:德未足以及民,功未足以服众。岂知盛美不居功德益见彰著哉!不意,公亲老多病,告乞归养,赤子无福,竟离慈母。
  嗟夫!常帏之考忠孔亟,而甘棠之遗爱难忘。用是刻石勒功,以示纪念于万一。云尔。(点评:秦令欣喜复汉军起事西安,又悉心置有功会党徒于死地。可见徒具叶公好龙之名,行恢复清廷旧制之实。1924年3月7日,白朗军一举攻克湖北老河口,长驱入陕,攻占商南等地,陕西一带哥老会纷纷归附,由怀远调入商县任知事之秦骏声又故伎重演。7月17日,北京政府国务卿徐世昌奉大总统袁世凯策令,责令其对“白匪前次窜入陕境”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