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发布时间:2013-04-12 10:43 浏览次数:1772次    [打印] [关闭]

王乌兰


      发展特色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我县作为一个农业县,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目标,必须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走特色立县、特色兴农之路。
      我县总面积4333平方公里,耕地160万亩,总人口36.1万。全县地貌以芦河、无定河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32.2%;南部为丘陵沟壑区,占51.3%;中部为河谷川地,占16.5%。县内光照充足,辐射值高。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具备生产绿色、无公害产品的自然环境。县内东南部,土地深厚,宜耕性强,生产绿豆、谷子、荞麦、大豆、马铃薯等作物;北部及川道地区,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有利于玉米、水稻的生长。近年来,我县先后完成大明绿豆、大米、小米等10大类16个品种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50余家“农”字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生产的特色农副产品分别占领省内,进军全国,出口海外;建成了白绒山羊养殖、优质水稻、大棚蔬菜等一批具有一定辐射性和带动性的农业基地,涌现出了王梁村羊肉加工厂、龙腾农业有限公司、金大地特色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是,我县农业仍属于粗放、低效的农业,布局分散,生产小而全,竞争能力弱的问题依然突出。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特色不够,规模不大,品牌较杂,效益不高。建议:
      一、优化发展环境,以政策扶持提升特色
      特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取向和鲜明特征。全县上下务必要围绕特色兴农,多措并举,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议县乡两级把发展特色农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在涉农项目和资金的使用安排上,集中向特色农业倾斜。同时,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引导银行、信用社加大对从事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的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二要深化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步伐,通过政府推动、政策引导、规范操作,激励农民采取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推进土地向特色农业基地和专业大户集中,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和规模经营提供合法用地保障。三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前提。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支持,切实加快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夯实特色农业发展基础。重点是加大农田改造、水资源开发利用、人饮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依托本土资源,以“六大产业”彰显特色
      按照“规模化、企业化、品牌化”的发展要求,结合我县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引导农民群众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培育和壮大特色主导产业。重点要做好稳粮、养羊、扩菜、优果、重渔、农家乐“六篇文章”,发展壮大六大特色产业。“稳粮”,即以优质水稻、小杂粮为重点,认真落实上级惠农政策,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养羊”,即以白绒山羊养殖为重点,通过政策倾斜扶持、示范引路,着力增加白绒山羊养殖养殖规模,争取到2015年实现羊子饲养量180万只的目标。“扩菜”, 目前,我县蔬菜种植集中在塔湾镇和横山镇,建议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和反季节蔬菜。在加工、储藏、包装上下功夫。“优果”,大力发展山地苹果,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前石窑沟乡新栽植果树4600亩,改造旧果园2200亩,山地苹果产业已初具规模,可以带动南部山区发展果业。“重渔”、“农家乐”,充分利用芦河、无定河沿线丰富的土地和水利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和农家乐等特色产业,使“两线”真正成为特色农业的示范带。 
      三、推进精深加工,以产业化经营带动特色
      今后,我们可以利用国家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机遇,立足现有资源和加工企业,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努力把横山建成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一要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按照扶优的原则,积极扶持有前景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建立健全农业特色产业招商项目库,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吸引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我县特色农业发展。二要切实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前提是建好规范化、规模化农产品基地。建议以龙头企业为支撑,引导农户逐步实现由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发展到集中连片经营,努力实现区域化布局,做到在发挥优势中扩大规模,在扩大规模中壮大特色产业。三要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一方面,要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打造精品名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科研院校、大专院校及农机推广部门的合作,在教学、技术研发、学生实习等方面进行合作,借助科研院校的科技优势,加大品牌产业的技术改造步伐,提高产品的品味。
      四、拓宽信息渠道,以农业技术和政策的传播丰富特色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是建议农机推广部门开通“电子农务”业务。“电子农务”是通信科技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通过手机短信向用户提供专业、权威、及时的农业科技信息和专家咨询服务,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农业信息。二是建议电视台开办“横山农业”栏目。传授农业技术、宣传农业政策、展示农业工作亮点、报道农业系统各项重大活动等,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建议乡镇建立农业信息栏。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整理农业信息并定期准确的发布到信息栏中,使信息更直观、更方便的传递到群众手中。三是重视挖掘和发挥农林牧渔等行业的经营大户、乡土人才的农技示范作用。通过培训,提升这些土专家的自身素质,组织土专家向乡邻传授其看家本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同时实施农技专家对口帮扶机制。聘请专家对口帮扶有产业基础、群众积极性高的重点产业和村庄。建议各村、企业、合作社自愿申请,农业部门依据产业分类,聘请专家对口帮扶,对口指导。 


(发言人系县政协委员、塔湾镇人大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