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守望无定河边的稻田
发布时间:2012-12-13 17:03 浏览次数:2287次    [打印] [关闭]
乔俊宏,男,汉簇,1969年生,横山县响水镇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榆林市宏驼农业有限公司经理、横山县富士水稻机械化生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横山县农业系统人才工作站成员。为政协横山县第八届委员会委员。 
      从八十年代初以来一直从事沙区水稻生产开发,品种引进和水稻机械化生产实践工作,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省部、市县等多个部门的科技开发等项目,被省人民政府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全国粮食产生大户、全省农机作业大户标兵、榆林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榆林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科技特派员等称号,生产研发的《十里水乡》、《无定河畔》为商标的无公害大米产品在第十八届中国杨凌农高会评为“后稷奖”。为沙区推广水稻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模式,为沙区水稻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积累了经验,并成功承办了全省、全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现场会,仅插秧一项较人工提高300倍,与会专家和领导一致认为该项技术达到国内同类地区领先水平,使该企业年收入突破3000万元,实现利润500万元,为陕北水稻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带动周边稻农人均年增收2000多元。 
      对于农民群众来说,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在为群众办实事上,不能轻易承诺,而一旦作出了承诺,就一定要实现。几年来,乔俊宏始终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发展水稻生产的过程中,优先在党员中扶持和发展重点专业户、科技示范户,让他们成为农业科学技术的受益者和传播者,充分发挥党员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为把驼燕沟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乔俊宏充分发挥了党员的骨干、桥梁作用,开展党员联系户活动,不断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为丰富村民业余生活,他还动员群众,取消了村里一些封建落后的迷信陋习,将先进的文化生活方式带入了农村,采取多种形式搞文化活动,利用“农家书屋”丰富党员、村民的文化生活,深受村民欢迎。 
      这位以发展无定河水稻产业为己任的农民, 2009年7月入党,现任驼燕沟村支部副书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把全部精力放在了振兴当地水稻产业和带动农民致富的事业上。从最初的几十亩稻田开始就没有退缩,没有放弃;坚持着自己的信念。2007年9月,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注册登记成立了横山县首家水稻机械化生产专业合作社,使产业初具规模。2008年5月15日,榆林市在我县召开了全市水稻机械化生产现场会;2009年5月12日,省农机局在横山县成功举办了“全省水稻机械化生产现场会”;2010年,乔俊宏的合作社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点”。2012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全程实现机械化生产。闯出了一条产业化组织、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的新路子。 
      新的形势下,无定河水稻产业发展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乔俊宏打算在三年内将榆林市宏驼农业有限公司打造成一个建设改造20000亩设施齐备、功能完善的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包括水、电、渠、路建设改造和稻田的规范平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大田块、高平整度,年产优质稻谷11000吨,提高土地利用率15%,年增加种植效益800多万元;建设占地130亩的产业配套设施基地,包括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养殖场、有机肥厂、生产设备库、稻谷储存库、精米加工厂、副产品综合利用厂,年出品优质大米7000吨,提炼米糠油200吨,生产有机肥10000吨,满足20000亩水稻栽培的育秧需求。该项目建成后,使生产经营有质的变化,真正发展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化企业。 
      乔俊宏始终把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促进本地经济和其它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作为自身价值的体现。团结一切可团结力量,知难而进,不等不靠,奋发向上,自强不息,树立新时期优秀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真正地做到了一个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我们相信在他带领下的驼燕沟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他的事业也更加辉煌。 
      相信不久的将来, “水稻产业园”不仅是现代化水稻生产的一支独秀,而且是整个无定河农业产业的典型代表。  


  
亲自收割稻子 
  
县委书记王效力、县长刘维平在杨凌农高会上参观横山展区 

参加杨凌农高会 
  
向县委政府领导介绍公司发展情况及产品深加工情况